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IFIC TIMES NEWS

TACL 2009-2010
Journalism Internship
Application Form



鳳凰花:多瞭解歷史文化,有益台灣人健康/朱真一(2020-03-13)

多瞭解歷史文化,有益台灣人健康      朱真一

前言


圖1. 到台灣4
客家莊之一的演講海報。

因爲一向最喜歡探討跟醫學有關的台灣歷史文化,最近還受邀到台灣的客家莊巡迴演講,談有關歷史文化與客家台灣人健康的題材(圖1)。所以最近想把這些題材整理,看是否可以廣泛地讓更多台灣人知道,瞭解台灣的歷史文化語言,能促進自己的健康。去年年初,《台美文藝》向會員邀稿,雖不是文學,想歷史文化的題材應適合《台美文藝》。這裏來先寫些導言,更重要是請教大家。

最近《2019台美文藝》出版了, 380頁的期刊,都是好文章,有興趣請聯絡台美人筆會,PO Box 1055, Rosemead, CA 91770;213-422-1753)。會長說請多送往其他刊物讓更多人看,特別投稿《太平洋時報》。因爲這篇寫於一年前,當《台美文藝》徵稿時所寫,一年後再讀,發現可改進些,補加一段、一圖及改寫幾句。

順便一提;演講前出版此演講資料與到網站上,可到拙部落格的網站(http://albertjenyihchu.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html 上的第三項《文化與健康》,可找連接到網站上,一系列類似題材的拙文。客家聯盟的臉書網站上,可看到上述的全程演講(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HakkaAssociation/videos/1433513833429652/)。

以後因曾受邀訪台,再講這類題材,當時無法成行,就把這導言的内容,更詳細地寫成一小冊書《從歷史文化看台灣人尤其客家人的健康問題—談失智、糖尿病、高血壓 蠶豆症與地中海貧血基因》,去年夏天出版(圖2)。

一向喜歡探討並收集這類資料多年,想這議題大家應該會很關心,何況更可能有實質的益處。我們的老祖宗,靠狩獵及採集的生活方式求生存,在大自然險惡的環境下求生存,當然有「好」基因者最能傳承。現代人類的祖先,約於一萬一千多年前,在今中東地區的肥沃月彎(Fertile Crescent),開始初步農業社會,可説是文明的開始,以後再移居或傳播這種生活方式到各地,發展成不同的社會。

這一萬一千年開始改變的農業生活方式,還有幾百年工業革命後的演變,當然更早幾百萬年來的人類或類人猿(humanoid)的獵採生活方式,從生物的進化或大自然的天擇來看,都影響現代人類的基因,各地的文明及大自然環境的演變又大不同。就是有一樣的基因,不同時代或地區,會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探討各地這些歷史文化的演變,可幫忙我們瞭解,現代的社會的健康問題。

現代的社會或所謂西方的生活方式漸漸普遍,這生活方式就是很多人説的WEIRD(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 rich, democratic)社會,當然早已不限於西方的歐美,是現在世界上已開發或開發中社會的生活方式,台灣也可列為WEIRD社會。所以多瞭解臺灣的歷史文化,對促進健康會是重要因素,應很有益處。

環境、歷史文化不同,導引不同健康問題

台灣演變成WEIRD社會後,增加了很多的慢性疾病,尤其非傳染性的慢性疾病,譬如心臟及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腎臟及癌症等都很嚴重,老祖宗的社會很少這些疾病。所以探討祖宗的生活方式,就是台灣的歷史文化,有可能促進我們的健康。

目前台灣人的生活方式,吃得太多美味好吃但多糖、多鹽、多脂肪的類西方食品。簡單糖類如蔗糖、果糖太多,肉類及加工改造食品又不少,食物的纖維量少而飽和脂肪酸又多。這些不是我們祖宗的食物,況且我們不像祖宗生活辛苦,需要經常勞動工作才得溫飽。現在靠機器而有太多閒暇及逸樂的時間,容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及上述慢性疾病的盛行。不止台灣,全世最近幾十年都急速增加,尤其以前較窮的開發中國家。這裏先來簡單説明一些如糖尿病、高血壓、失智症,以及蠶豆症及地中海貧血基因跟歷史文化的淵源,以後再來詳細些討論這些以及其他疾病。

糖尿病增加,歷史文化的因素高

為何台灣人糖尿病增加很多?台灣估計有約百萬人有糖尿病,糖尿病是台灣人的嚴重問題,台灣糖尿病死亡率從1960年代的第29名,已躍居到目前第5名。爲什麽會增加的那麽多那麽快。台灣人若瞭解下述的「節儉基因(thrift genes)」的意義及角色,可能更會想辦法去預防。

我們的祖先在險惡的環境下求生存,大自然的選擇下,有「好」基因者才能生存。越早期食物缺乏越是重要的因素,不餓死又較有抵抗力者,才能傳宗接代不被淘汰。所謂的「節儉基因(thrift genes)」,就扮演重要的角色。富這種基因者,會較有效地把食物好好利用,這是以前的「好」基因。這基因可讓身體好好利用食物,使身體有更多剩下的能量,儲存於脂肪中。食物缺乏時,有儲存的脂肪可利用。

因為戰亂及天災,祖先們常有飢荒,飢荒時早已儲存脂肪越多者,越能生存。所以歷史上,有過愈多飢荒的族群,因大自然選擇富此「節儉基因」者愈多。到了最近的富裕社會,大多數人有三餐過量的食物,富此「節儉基因」者,仍有能力有效的利用食物,把剩餘能量變為脂肪儲存,因而有肥胖症,接著有糖尿病及其他上述慢性疾病的問題。

從前較困窮的社會,最近因富裕而改變生活方式,更多變成上述的WEIRD社會,少勞動到且運動量也大為減少,西化程度越深糖尿病越多。歐洲的白人的糖尿病率反較低。因爲最近幾百年歐洲沒有大飢荒,少大自然選擇富「節儉基因」者。歐洲開始變富裕時,有糖尿病者年輕就死亡,有「節儉基因」者反而減少。新幾內亞、澳洲及非洲的原住民,在鄉村過傳統生活者,沒有糖尿病,但居住於城市較西化者,糖尿病增加很多。

高血壓、鹽及歷史因素

高血壓盛行原因很多,這裡只談有關鹽的問題。鈉是人體中不可或缺的物質,鈉靠食物來。老祖宗時代,除非住海岸或有岩鹽的內陸地方,主要靠植物性食物時,鈉的食用量很低。就像上述的「節儉基因」,有「高回收鈉基因」可使腎臟排尿前,回收較多的鈉,多保留鈉於體內。因此有此基因者,有生存的優勢,類似糖尿病的「節儉基因」,「高回收鈉基因」較能在缺鹽地區生存得好,老祖宗時代生存的好基因。

現代的社會不同,食鹽容易獲得,而且改變了人的口味及習慣,鹽變成現代人的「殺手」,尤其富此「高回收鈉基因」者,更會有問題。台灣高血壓的死亡率最近增加很多,而且因高血壓而得中風的機會,比正常者高達七倍,患冠狀血管心臟病則3-5倍之多。從前的「高回收鈉基因」是好基因,現代的社會反變成現代人健康的「壞」基因。

「好」基因變「壞」基因

老祖宗的獵採或早期農業社會的生活時代,「節儉基因」及「高回收鈉基因」是當時使人較容易生存的「好」基因,可是到了現代的文明富裕社會,「好」基因變成「壞」基因。食物及鹽過多,有這些基因,會更有效地,把過量的能量及鈉保存於身體内,導致糖尿病及高血壓盛行。

因時代不同,有些同樣的基因,在健康上有不同意義,像上述的糖尿病及高血壓。各種地中海貧血及蠶豆症的基因,也是很好的例子,有這些基因者,在熱帶、亞熱帶瘧疾盛行區有生存的優勢,有此基因的人漸增加。可是在台灣最近幾十年已沒有本土的瘧疾,當然沒有優勢可言,基因仍繼續傳承,會產生很嚴重的問題,雖人數極少,仍是社會的大負擔。從前有優勢的「好」基因,目前醫學發達進展下,有另類的醫學問題。下面就來討論有蠶豆症及地中海貧血基因的問題。

蠶豆症與G6PD低功能

3:台灣客家人,歷代祖先最多住類似這種,臨河的山坡地帶。(自梁鑛琪博士編寫的Malaria Eradication in Taiwan)

一般所稱有蠶豆症基因者,因為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 (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以下簡稱G6PD)功能減低引起。G6PD是一種酵素,會產生物質來減少氧化自由基。有些人吃蠶豆、有些藥物或接觸某些化合物、甚至幾種疾病,氧化自由基突然增加,G6PD功能低者的紅血球,不能處理,紅血球破壞,大量溶血而出問題。

蠶豆英文叫Fava beans,蠶豆症叫Favism,本指因吃蠶豆而引起血中的紅血球溶解。蠶豆症歷史悠久,兩千年前就知道,吃了蠶豆後發生黃疸、血紅素尿及貧血,因爲大量的溶血引起。

G6PD較低功能者及下面提到的較輕微的地中海貧血基因者,較能抵抗惡性瘧疾,減少瘧疾的死亡率。在大自然物競天擇上,有生存上的優勢。台灣最會引起瘧疾的瘧蚊是細小瘧蚊(Anopheles minimus),這種細小瘧蚊在較內陸,山不高的丘陵地帶,尤其一邊靠山,另邊靠河流的地方更多,如圖2書封面及圖3的地區。客家台灣人居住的桃竹苗地區,阿美族住的花蓮地區,都坐落於這種地帶。有G6PD低功能者及下段討論有地中海貧血基因者,都因此較少因瘧疾而死亡,所以有生存優勢而漸多起來,那時代這些是好基因,祖先較容易生存。

地中海貧血基因

為什麼台灣人多地中海貧血基因,跟歷史文化及居住環境有關,這些基因在客家台灣人多些,還是跟上段討論蠶豆症一樣,跟瘧疾及蚊子有關。地中海貧血基因是自古就有的疾病,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都包括台灣都是盛行區。正常人的血紅素 (hemoglobin;簡稱 Hb) 由兩對蛋白鏈合成,由兩個α(alpha)及二個β(beta)蛋白鏈而成。若基因有突變,則 α、β蛋白鏈的合成減少或完全不能產生,兩蛋白鏈的正常比例變成不均衡,容易產生健康的問題。

若由α鏈基因突變引起的,稱為α型地中海貧血基因,β鏈基因突變就導至β型地中海貧血基因。台灣有地中海貧血基因者相當普遍,台灣最盛行區,跟上述有蠶豆症基因者一樣,就是台灣細小瘧蚊最容易生長的丘陵地帶。除嚴重型外,一般健康無甚大問題。若紅血球容積小者,較可能有地中海基因。準父母親兩人紅血球容積都小,就要注意,要查兩人有否或何種地中海貧血基因,孕前或懷孕早期就可診斷出來,小孩若都遺傳到父母同類的基因,就可能會生下嚴重型的地中海貧血小孩。應先請教醫師或遺傳諮詢,可避免下一代有重型的地中海貧血。

多學多用不同語文可減少或延緩失智

另一文化對健康很有意義的關聯是,語文對失智症及人腦功能影響大。多學台灣各種語文,而且學越多,對健康的好處可能越多,尤其可能減少或延緩失智症。雖沒找到對台灣語文在這方面的研究,不過依照目前的國外的文獻,學越多不同語言,健康上好處多。多學多用台語文對失智及腦功能,想一樣有好處。

失智症有很多種類及原因,要減少或延緩失智症,不管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或台灣比西方較多腦血管性失智,最基本的幾個條件,第一要身體活躍,不管是勞動或運動都一樣。第二心智要活躍,就是腦要多刺激,譬如多讀書、多思考、多學新東西等,使腦繼續不斷地受到刺激,富挑戰性的心智刺激更有效。第三要多人際關係的社交,不能孤獨要多找朋友,更要多參與群體活動。

多學習及多使用不同台灣語言,有很多好處:

  1. 使用雙語或多語的群體比單語者,較少或延緩失智症。
  2. 從小學習雙/多語者,以後執行能力可能較好。
  3. 學習及使用雙/多語者,以後再學另一新語言較容易。
  4. 成年、中年甚至退休後,學習新語言者,仍可能減緩失智。
  5. 多學一種語言,社交上更廣泛更有好處,更可減緩失智
  6. 多學台灣語言後,可能會對台灣歷史文化更想瞭解,對台灣人的糖尿病、高血壓甚至蠶豆症及地中海貧血基因瞭解,那對健康更有好處

爲何可減少或延後慢發生失智症。研究認為雙語及多語者一開口或思考,要從兩或多套字彙庫,找要用的字彙。隨時隨地要把不同套的語言字彙分開,最經常性地刺激腦,腦較不易退化而失智。在歐洲及加拿大的雙語及多語地區,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者少些。已發生失智症者,查他們診斷的年齡,雙語者比單語者慢4-5年。雙語及多語對健康的益處,可能越小開始學越好,成人以後才開始學新語言,也可使腦有更富挑戰性的刺激,中、晚年後才開始學,還是有些效果而「猶未為晚」。

使用兩種或多語文者,須到兩字彙庫找,把不一樣的語言分開,用多語者自然更多換來換去的機會。這種執行上的控制能力,可用不同的試驗法來測量。用種種試驗法,尤其容易搞混亂的控制試驗發現,雙語組比單語組執行結果較好。後來更發現,不只是語言,其他的視覺、空間或數目方面易混亂的情況的控制試驗,雙語者也執行得較好。

從小雙/多語環境長大者,不但心智發展上有優勢,以後就職後,經濟上也有好處。瑞士的研究,雙/多語者的個人薪水較多。美國的很多年前的一研究發現,在同樣社會經濟教育情況下,雙語者比單語者多約$3,000的年薪。從國外的語言學家的研究來看,學好雙語或多語者,再學新語言較容易些。

研究還發現一重要的觀察,會雙/多語者較開放,性格上較有同理心及較少情緒化等好處,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另外一項大好處,雙/多語者,更容易學另一新語言。這點是很重要的好處,就以台灣為例,若早早是雙/多語者,譬如學會華語及任何本土的Holo、客家、原住民語言的小孩,以後學英語、日語或其他語言,比只會單語者應該更容易。研究發現另一多用不同的語言的可能好處,可能較少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這種ADHD一般因腦執行能力有障礙。另外有研究顯示,若因各種原因包括中風,腦受損傷,本是雙/多語者,語言的恢復能力比單語者較好較快。

多國家語言的瑞士,多項第一,是台灣的典範

瑞士的國家語言有四種(圖3),母語本是德語者最多(約三分之二),法語次之(約20%),還有義大利語(約5%)以及羅曼什語 (Romansh),母語是羅曼什語的人口,在瑞士只約0.5%,可是全國公投時,投票通過贊同這0.5%人口的語言,為第4種國家語言,瑞士人大部分是雙/多語者,可見他們較有同理心及較心胸寬大開放。

瑞士位於地瘠的山區小國家,可是在目前的世界上,不管科學、環境、經濟、生活品質等,都是名列世界前茅,超過世界各大國。人均國內粗生產力(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將近8萬美金,除產石油國家外,大概可說世界第一。科學類諾貝爾獎,已有25名得獎人。瑞士人口只8百萬,人均來算,諾貝爾獎可說遙遙領先的世界第一名。為什麼?因為瑞士多國家語言國!!


3. 瑞士是多語國家,語言分佈圖。( from Wichipedia; Source: Switzerland: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 讀者投書:短評各國對武漢肺炎之防疫得失兼論關鍵人物之作法 /秀穎
  • 台美人:A Brief History of Taiwanese American Conference - West Coast (TAC-WC)/Edward Huang
  • 人口普查局公布官方邀請信函式樣
  • 台美人:南加州台美人所尊敬且愛戴的蔡瑞雲女士略歷
  • 山百合:詩兩首-1. 化療室的鈴鐺 2. 復原/思理
  • 生活與健康:令人聞風喪膽的新冠肺炎(又名武漢肺炎)(上)-臨床篇/李彥輝醫師
  • 華府:大華府地區14日疫情確診達56例
  • 賓州:匹茲堡哲學星期五座談「啥是台語文學?」 並回顧228歷史和陳文成事件/郭向榮
  • 鳳凰花:多瞭解歷史文化,有益台灣人健康/朱真一
  • 華府:知名導演蔡明亮電影3月13日起華府放映
  • 南加州:台美人筆會賴寅雄會長交棒賴慧娜 海樹


  • 報紙版













    本週頭條 | 訂閱報紙 | 資源分享 | 報紙版 | 與我們聯繫 Copyright © 2009 Pacific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RSS Icon
    Welcome to Pacific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