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齡抵達匹茲堡,介紹予鄉親「給阿媽的一封信」
/文:郭向榮 圖:郭向榮、許雅斐
圖1: 座談會後,陳慧齢導演與觀眾合影
4月16日下午匹茲堡的鄕親、留學生及友人在卡奈基梅隆大學的Doherty Hall第2315室欣賞陳慧齡導演創作的「給阿媽的一封信」,這是一部贏得2021年入圍金馬奬及其他國內外多項獎項的紀錄片,匹茲堡是她今年來美巡迴放映20站行程中的第17站。
留學法國時,陳導演因為聆聽到寄宿家庭夫婦講述二戰時的家族故事,啟發自己也要成為有故事的人,回台教書後引導學生也要如此,當初是以要求學生紀錄阿公阿媽的的故事並加附肖像繪畫或相片當作業,她收集許多故事圖片後發現難以取捨濃縮成紀錄片,後來得到8位年輕人的恊助拍起多元家族影片直至完成7個主軸故事-斯卡羅族姊弟尋根、到過中國東北的客家運將、客家排灣公主、鄒族高一生、張七郎醫師、施儒珍及牙醫黃溫恭及1個範例故事-曾作戰於緬甸的老兵。
這部孕育14年才完成充滿感性和理性的紀錄片,使觀眾看了深受感動! 這些家族、甚至横跨國族的故事告訴我們儘管人們有不同的生長背景,走過不同的遷徙路線,卻相遇於美麗之島台灣。彼此差異的立場,要經由聆聽,讓陳述者暢談感受,覺得受到尊重,培養起感情及信任,以助異中求同,了解大家在這塊土地上已經形成生命共同體。片中涉及228事件及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的故事,提醒我們紀念那時犠牲生命的留學海外返台的菁英、知識分子及其他人士,是要讓後人了解過去迫害人權及生命的錯誤歴史,不能再讓悲劇重演。
導演將含有不同時代、族群、文化、語言的記憶群像圖置於片尾,就像是生命共同體的「我們」。「給阿媽的一封信」也象徵是一篇悼念島嶼先人的祭禱文,並撫慰著在生者。
在片中陳導演述説從事島嶼集體記憶工作是一場「修行」,映後她在和觀眾精彩的座談中解釋這個種創作以「名詞」來看就是群像,但以「動詞」來看便是結合台灣多元族群文化、語言、歴史,以影片方式呈現,讓生長於台灣的人產生共鳴,體會到我們正是生命的共同體。她表示島嶼記憶的工作已得到許多學校的支持,希望能繼續一甲子,訓練下一代以藝術行動去挖掘家族故事,經由自我表達,與人溝通連結,藉由創作感受到群體的共同生命。這也是進行文化、心靈的重建,對被扭曲的歴史的更正及空白片斷歷史的補遺。
這部紀錄片也得到最佳原創電影配樂奬,陳導演特別感謝瑞士音樂家法比安.穆勒(Fabian Muller)的大力幫助,使歡眾在影片中欣賞到氣質不凡的原創配樂,這也是本片成功的要素之一。
在答覆拍「給阿媽的一封信」時所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她回説是資金的籌措,然後她以幽默的口語説曾請父母將他們準備給她的嫁妝先拿出來用,引起一陣輕鬆的笑聲,卻使人領略到她對追夢的熱忱,相信大家對陳導演繼續為做一甲子「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劃」會以各種方式給予長久的支持!
最後她以法國詩人雨果“A Villequier” 中的一段分享給朋友,寓示著犠牲必有其價值,命運必須向前走。
集體記憶台美人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例如1987年創刊的太平洋時報,報導台美族群的社區新聞及台美人為台灣民主運動做出可歌可泣的故事等,為保存這些珍貴的歴史,與南加州大學Digital Library合作將30多年的報導文獻數位化保存,以便永傳後世。2013年成立的「台美史料中心」積極紀錄、收集及保存台美族群從1950年代以後在美奮鬥發展的資料。還有今年初全美台灣同鄉會完成編輯的「50週年紀念專刊」中,收集了不少民主前輩及各地鄕親所寫的文稿及珍貴的照片。此外,2017年美東的幾位熱心年輕志工成立「台灣國家寶藏」,他們到華府國家檔案館拍攝已經解密有關於台灣的歷史文件,並將之下載分享於網站有助開闊我們對史實的了解。看了這部紀錄片給我們的啟發是未來我們紀錄族群活動也應考慮增加以訪談影片的方式進行。
這次放映會由匹茲堡台灣同鄉會主辦,匹茲堡哲學星期五及匹茲堡台灣學人學生會協辦,同鄉會感謝駐紐約辦事處僑教中心的贊助。參加活動人數近百人包括20名國際友人及5位前同鄕會長。主要工作團隊人員有同鄉會的許雅斐 、鄭羽珊、和劉又齊,哲學星期五的林宜羚,學人學生會的李庚融、林奕丞,鄭皓仁及謝承翰,並請留學生志工廖存真擔任同步口譯。
------------------------------------------------
圖2: 放映會由鄭羽珊(左)及林宜羚(右)以中、英文介紹開場
圖3: 座談會場景,左起:發問觀眾、即席翻譯廖存真,陳慧齢,林宜羚
圖4: 活動團隊部分成員左起:廖存真、許雅斐(同鄕會長)、鄭羽珊(副會長)、林宜羚
圖5: 前排是90歲前同鄕會長莊英煌及夫人歐雪杏,後排是2位前同鄕會長洪珠圓(左) 及高秀璧(右)
圖6: 身穿台灣黑熊衫出席的前同鄕會長蔡欣玲(右)及先生關世藩醫師(左)
圖7: 映後與陳導演聚餐,前同鄉會長陳梅君(左2)也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