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建國中學機器人研究社參加FRC機器人競賽獲得影響力獎
晉級世界冠軍賽。


台北市建國中學機器人研究社赴美國參加FRC機器人競賽,一名隊員與美國盟友討論戰略。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聖地牙哥攝 114年3月24日

台北市建國中學機器人研究社赴美國參加FRC機器人競賽,隊員拿遙控桿操作機器人。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聖地牙哥攝 114年3月24日

台北市建國中學機器人研究社赴美國參加FRC機器人競賽。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聖地牙哥攝 114年3月24日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聖地牙哥23日專電)41名建中學生赴美參加機器人競賽,在大學校園與上千名美國高中生交流,體認到除了唸書、考試,對未來更重要的是想像力與創造力。

台北市建國中學機器人研究社赴美國參加FRC機器人競賽(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23日在聖地牙哥區域賽獲得影響力獎,晉級4月16日到19日在德州休士頓舉行的世界冠軍賽。

FRC機器人競賽每年吸引3000多支全美及國際隊伍參賽,賽事魅力在於,原本書本裡的數理、工程知識,經過學生團隊的腦力激盪、分工合作之後,製作並組裝成一台可以執行任務、解決問題的機器人。

每支機器人團隊有如一家小型公司,不只有技術人員,更要擬定財務計畫,向企業募款,也有公關宣傳人員負責對外溝通。各種分工都圍繞著一台機器人,高中生在這項競賽中,學習隊內合作,也學習和其他團隊又競爭又合作的精神。

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體育館內,建中機器人校隊的隊長章宸瑋分享這次參賽心得,「一個團隊的凝聚力非常重要,有凝聚力的團隊可以發揮很大的效益,我們整個團隊在這場比賽中成長很多」。

章宸瑋說,原本自己屬於工程組,只要專精在機械上就好,但升上高二之後擔任幹部,體會到身上的責任,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更要與其他的夥伴一起成長。

章宸瑋這趟美國行觀察到,在與美國高中生交流過程中,發現「國外的風氣非常自由,鼓勵大家講出自己的想法,這對我們隊員來說是很好的成長機會,體會到有想像力、有創造力,才是一個未來有發展能力的人」。

章宸瑋發現,美國高中生來參賽,「並不是真的來比賽」。他形容美國隊很超脫輸贏,團隊意識很高,每個人都玩得很開心,讓每個人都可以發揮最大的價值。

指導老師施佩佩表示,聖地牙哥賽區競爭激烈,各隊實力堅強,也激發出建中團隊的凝聚力,除了隊內團結,賽制也鼓勵團隊之間的合作,在競爭之中一起成長。

建中團隊除了參加比賽,此行參訪了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聖地牙哥分校(UCSD)實驗室,對學生來說都是很好的經驗。

就讀UCSD機械系大三的周韋翰,這次以建中校友的身分為學弟們擔任導師,他過去也是機器人研究社的一員。

「台灣高中生很容易被考試或唸書綁住」,周韋翰回顧自身經驗表示,到美國參加機器人競賽,可以讓學生透過實做,大量接觸到工程領域的知識,這是一般在高中沒有辦法接觸到的,這對未來發展與規劃很有幫助。(編輯:張芷瑄)1140324

 

  • 台美要聞:美國聯邦衆議員重新引入 FIGHT China 法案以保護美國投資以免受助長中共侵略性
  • 台美要聞:亞亞當歸後,陸配恩綺、小微涉鼓吹武統 移民署:限3/31前出境
  • 台灣看台灣:中華民國與台獨及共獨 /陳茂雄
  • 鳳凰花:老智錄 :「過去無始,未來無終」 /朱耀源
  • 鳳凰花: 寧願燒盡也不願銹壞──令人感念的仁醫陳雲址醫師
  • 山百合:詩與畫》 碧水泛遊 /瀾若
  • 山百合:四國演義/府城天令
  • 時事論壇:台灣管理當局需要進行忠誠檢驗/劉重義
  • 時事論壇:How would you feel if someone burned your car? /Dr. Glenn Mollette
  • 時事評論: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聲明
  • 美東社區:華府NBA籃球賽巫師隊首辦「台灣日」
  • 南加社區:柑縣、洛杉磯及聖地牙哥鄉親 參加2025年燕子日遊行


  • 報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