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1月15日晚在南加州托倫斯(Torrance)的James Armstrong Theater由Maestro Frank Fetta所指揮的托倫斯交響樂團和台灣人聯合基金會(TUF)合作演出「台灣之夜」。會中所演奏主題樂曲「1947 序曲」的作曲家蕭泰然教授也在場欣賞。圖為蕭泰然(左)及Fetta在接受獻花致敬後合影。(蘇奐豪攝)


發揮立國的精神 美國仍將是No. 1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本週來美國作國事訪問。美、中關係正處於歷史性的關鍵時刻,中國的崛起後,在國際舞台上,美中角色如何調整,是舉世關注。因為任何誤判,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前克林頓總統安全顧問的李侃如(Ken Lieberthal)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有「互相之鴻溝」(Trust Gap)。這個鴻溝,在人民解放軍的鷹派更是嚴重。上星期,人民解放軍在美國國防部長蓋茲赴北京訪問期間,以試飛隱型殲八型戰機(J-20)向他示威,竟連軍委主席、國家主席的胡錦濤也在狀況外,可見任中國鷹派的囂張。他們所提的理論是美國止在衰退(Decline),已無力阻止中國崛起,取而代之。

而美國國內最近民調顯示,有60%國人認為美國正在衰退,47%認為中國經濟強過美國(事實上,要再過20年,中國經濟總量才會趕上美國)。美國仍將是No. 1嗎?

為何釐清這種觀念很重要?因為一個沒有自信的美國無法負起領導全球面對國際性、跨國議題的挑戰,諸如大氣天候改變、金融的穩定、電子通訊的安全和國際恐怖分子的暴行。

美國人週期性地認為美國在衰敗。1957年當蘇聯放送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Sputnik),1970年代尼克森第一次能源危機,1980年代美國中西部鋼鐵工廠等重工業的關門。這種週期性的「衰敗」主義,和真正美國國力的式微並沒有直接關係,反倒是美國人的心理作祟。

哈佛大學的Joseph Nye, Jr.國際關係教授,在他將於今年二月出版的新書「未來的權力」(The Future of Power),列舉他研究的結果,認為美國在未來數十年不但不會衰敗,它仍然比世界任何國家,在軍事、經濟以及「硬性國力」的資源更強大。

不過,在未來,美國如果仍然繼續要在國際舞台主導國際事務,美國必須進行一些內政的改革:12年義務教育品質的提昇、削減預算赤字、修正政治制度的缺失。

最近幾年,美國政治及政治制度已經二極化,兩黨的急進派,堅持己見,凡事以意識型態掛帥,各走極端。而中間選民的福利及願望卻被忽略。誠如倫敦經濟人週刊(The Economist)指出,「美國基本的政治制度仍然勉強在運轉,但仍應正視許多急待改進的地方」,其中最嚴重的是:Gerrymandering國會議員掌劃選區之權,造成分割選區,以確保自己的當選,甚至造成政敵的落選。此外,參議員可以以非力包死特(Filibuster)或議事規則等特權來阻擋議事程序的進行,造成參院的癱瘓。這些改進並不需要修改憲法。

另一方面,自從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之後,美國引進新政(New Deals),強調美國人民有免於挨餓,免於恐怖等基本自由,政府機構一再澎漲來滿足人民的期待──解決一切社會問題,人民期待政府扮演大有為的角色。幾十年下來,部份美國人將享受政府的福利措施認為是與生俱來的權利(Entitlements),背棄400多年前,美國先祖,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拓荒、屯墾、刻苦耐勞的精神。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無怪今天面對14兆美元的預算赤字。美國公務員(包括公立學校教職員)、警察、救火消防等政府勞工所組成的工會,近年來爭取工資及福利的上調,已成為政府最大的負擔。例如洛杉磯市政府面對將近1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市長仍不敢向警察、消防等工會庶要求減薪,儘管他們的預算佔全市的75%。這些都是必須立即改正,如果美國將繼續維持No. 1的地位。

極右派人士把任何事政治化,他們由反墮胎、反同性戀、反移民,並自以為義,要淨化挾被污染的文化(Redeeming the Culture)擴展宗教國度,改變世界。尤其是唯恐美國以基督教立國的精神衰退,極右派在文化教育上強力反攻,競選地區教育委員的位子,修改教科書,竄改歷史,排斥科學。這些行動,並沒有使右派的勢力壯大,反而造成社會二極化。使美國成為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雙城記。

雖沒有任何事實可以證明,美國會像有些人預測的,步當年羅馬帝國之後塵而敗亡。但是在未來數十年,美國必須好好照顧有些基本的國力,尤其是基本價值觀及教育系統的改革。在基本價值觀來說,人必須為自己的一切負責,除了鰥寡孤獨廢疾之外,沒有人能有任何白吃的午餐。增加國民儲蓄,量入為出,減少外債,由教育子女開始。美國立國的精神在自立自主,但過去幾十年的社會福利政策,已造成不少的危害。

  • 社論:發揮立國的精神 美國仍將是No. 1
  • 讀者投書:由細節看蔡英文的特質
  • 台美人:尹啟銘潑台僑冷水
  • 讀者投書:蔡英文何必自殘﹗
  • 讀者投書:全民引頸期待的總統提名辦法
  • 白鴒鷥:你丟我撿 廢物變寶貝--董雅美醫師的創意
  • 台美人:吳李玉梅女士 滿分的人生
  • 台美人:遠足記──舊春鎮(Old Town Spring)
  • 台美人:林佳龍夢想家城市休士頓說明會
  • 山百合:以怨報怨‧以德報德
  • 山百合:「台北花博」的迷思
  • 股市攻守:投資者俱樂部/股市短訊
  • 稅法新知:2010年終稅法新知
  • 加拿大:台加文化協會成立20周年 畫家劉長富捐畫募款
  • 美南:2010年休士頓台灣人傳統基金會募款餐會並頒獎學金
  • 美西:夏威夷同鄉 分享五都選後
  • 17個台美人組織就胡錦濤來訪致函歐巴馬總統: 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 紐約:大紐約區台灣同鄉會第42年度年會
  • 紐約:台灣會館耆老歡度聖誕新年
  • 加拿大:多倫多台灣同鄉會一月二十二日會員大會慶新春
  • 聖地牙哥:台美基金會/台灣中心 范少達任董事長 歐春美任中心主任
  • 北加:北加州台灣大專校友會年會 余舜華接任會長
  • 北加:台美公民協會-舊金山分會舉辦魔術表演募款
  • 洛杉磯:南灣社區意外驚喜 TUF「台灣之夜」演出成功
  • 洛杉磯:台美商會春節年會 陳美珠交棒 田詒鴻接任會長
  • 洛杉磯:溫碧謙醫師29日蒞臨洛杉磯 講授養生功法
  • 洛杉磯:NATMA惠澤養生
  • 南加州:台灣之美徵文漫畫創作比賽2月15日截止收件
  • 南加州活動看板1/19/2011 


  • 報紙版